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5月4日下午,我院以专家报告和集中研讨的形式开展了线上“人工智能学术报告暨转变教育思想讨论交流会”。学院领导及全体科研骨干参加会议。党委书记孟三爱主持了会议。
本次会议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刘超教授,以《情感计算与表情识别》为题作学术报告。报告围绕情感计算与表情识别,向我院教师介绍了心理学视角下的自动表情识别、情绪维度论,微表情与伪装表情研究,以及相关理论在中国人表情库构建、微表情识别等应用层面的现状,并且以生动的案例揭示人工智能结合心理学的情绪计算,在心理犯罪学、教育心理学、行为管理学等中的重要应用及未来前景。报告内容丰富、精彩生动,对我院专业建设、培养方案完善、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建设探索具有启发激励作用。
刘教授还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历,分享了自己在人才培养,指导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并对我院人工智能专业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宝贵建议。
与会教师就科学前沿理论、专业课程设置、就业去向、项目申请、科研合作以及研究生前续能力培养等热点问题与刘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通过此次交流讨论,我院骨干教师开阔了学术视野,对教育工作的“两个根本”、“四个回归”、“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等根本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表示把“转变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成果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更好续写学院人才培养奋进之笔。(文图:章雪婷 李皞,审核:孟三爱)
刘超教授简介:
刘超,我校2001届计算机专业校友,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暨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教授/PI、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负责人。于2010年获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心理学博士学位,获美国心理学会(APA)Dissertation Research Award。现担任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社会认知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情绪与健康心理学分会和文化心理学分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心理与人工情感专委会委员、国际社会神经科学学会(S4SN)中国分会理事。研究方向为情绪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主要关注情绪在社会认知尤其是道德认知中的调控作用和脑机制,及其在教育、管理与安防等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