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广大团委学生会干部进一步做好求职准备、明确求职思路、提升求职技能,4月22日晚19:30,数计学院在线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才汇”朋辈讲坛,讲坛邀请了我院三位杰出的“就业之星”作为主讲嘉宾,分享自己的求职经历与心得,为广大团学干部答疑解惑。学院党委书记孟三爱,副书记谢慧荣全程参与本次活动,活动由分团委书记朱耀东老师主持。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干货”吧!
图为王雨锋同学的在线演讲截图
第一位主讲嘉宾王雨锋同学从自己的军旅、面试、实习和就业选择四方面进行分享。一开始,他以自己朝九晚九的军旅生活为例,讲述了它从“浪费的两年”到“面试闪光点”的转变,以此勉励同学们要敢于行动,做想做的事。随后,王雨锋讲述了他在亚信科技、南天科技等公司实习的经历,让同学们明白,理想的职业不会凭空到来,要坚定目标多去尝试。后来,他通过参加梅特勒-托利多集团、岱嘉医疗、德州仪器半导体等企业的面试,明白了“长板效应”的重要性,他劝勉大家要多去参加各项学科竞赛,发觉自身长处;最后,王雨锋谈到,选择最终就业的公司时,他并未选择待遇最好的offer,而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那份offer,究其原因,他解释到“觉得自己的能力还够不上,所以不去选择”。
图为王家祺同学的在线演讲截图
王家祺学长把自己心路历程分为就业与升学、求职之路、求职经验三方面,带大家探寻他的求职历程。王家祺首先谈到,面临就业还是升学的选择时,不同选择带来不同可能性,但无论作何选择,他建议同学们都要遵从内心,明确目标,提前谋划,尽早进行备考规划或外出实习。随后,他详尽的讲述了自己在4家公司的求职经验,每次面试失败他都会反思自己的不足,将失败当作养料,正如他所说的:“选择了一条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这也是他最后成功签约奇安信公司的重要原因。最后,王家祺同学分享了他的复习准备方法、简历制作技巧、面试心得体会、offer选择思路四个方面的宝贵经验。关于复习,他告诫同学们一定要回归课本,读原著,悟原理,多看多思考;关于面试,他觉得要把面试当作学习的过程,诚恳礼貌,不要过于紧张,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关于offer选择他结合自身教训,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留几个offer在手,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同时,我们应该选择自己想要的且平台大的公司。
图为余树同学的在线演讲截图
余树同学以讲故事的口吻展开此次讲演,面对第一次面试的失败,他将面试官的话深深的印在心里,明白自己的知识储备明显不够,能力也有限,于是他选择加入学院实验室进一步学习,而正是实验室老师的督促和教诲,使他的知识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回忆起这段时光,他由衷地感谢老师的指导,让自己的埋头苦学有了意义。基于这个原因,学长建议同学们在觉得自己知识不够,想进一步学习时可以加入学院的实验室,向老师寻求帮助,少走弯路。4个月的学习后,余树同学重新开始了求职之路,他深知勤能补拙的道理,每次求职碰壁,他都会积极总结失败原因,最终在尝试了十几家公司后,得到了深圳思为科技有限公司的录用。结合自身经验,他建议同学们在求职之前,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明确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最后,他用“你想年薪十万,就得先积累十万行代码。”来激励同学们打牢基础、加强积累,积极准备。
随后的问答环节,余笛、雷悦、杨伟强三位同学分别向余树、王家祺、王雨锋三位学长提出对未来求职的疑惑并收到了学长们的耐心解答。
听完了三位学子的分享,孟书记通过线上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三位学子是学院学生的榜样,感谢他们对于自身经验的无私分享;同时也感谢全体团学干部在疫情期间认真配合老师、学院开展了各项工作。对于低年级的同学,孟书记提出了三点殷切希望:苦学专业,打好基础;
苦练技能,增强本领;苦修身心,增强自信。同时,他祝福同学们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实现理想的目标,拥有可期的未来。
最后,谢书记结合自己的感悟,送给同学们四句忠告:不要盯着别人的高薪和优厚的待遇,要盯着别人的努力和付出;不要盯着网络上碎片化的知识,要盯着书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不要盯着高大上的企业,要盯着自己的实力;不要盯着北上广,二线三线城市同样有好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