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计算机学院2019级转专业实施方案
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规范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工作,根据《武汉轻工大学本科生完全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轻工大行发〔2017〕33号)、《武汉轻工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轻工大普教〔2014〕58号)和《关于做好2019级普通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轻工大普教〔2020〕16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数学与计算机学院2019级转专业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保证转专业工作的平稳有序,特成立数学与计算机学院2019级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聪、孟三爱
成员:曾山、周康、谢慧荣、范丽丽、欧阳峥峥、贾瑜、郭峰林
下设办公室,成员:许正江、闵俊、盛钟尹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2019级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数学与计算机学院2019级转专业工作的领导、组织,转专业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
二、基本原则
宏观控制、公开考核、双向选择、优生优先、公平公正
三、转专业报名条件
(一)申请条件
同时符合以下1-3项条件,且具备4、5项条件之一者方可申请跨学院转专业,并需参加转专业综合考试;同时符合以下1-3项条件,且具备6、7、8项条件之一者申请转专业,按《武汉轻工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第十四条规定办理。
1、思想品德优良,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身体条件符合拟转入专业要求。
2、2019年入学的本科学生(含中外合作项目)。
3、第一学期所有课程(含重考后成绩)全部合格者。
4、因学生个人原因,转入其他专业后更适合其发展的。
5、经由国际合作教育项目录取者,若专业计划招生名额未满,学生可在限额范围内仅在同投档批次国际合作教育项目间申请转专业。
6、因生理缺陷申请转专业者,需提供县级及以上医院诊断证明,由校医院复审。
7、在某一专业领域有特长申请转专业者,需提供能证明所申请专业特长的相关证明材料。
8、因学生个人原因,从高分专业转出,转入到高分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的(高分专业指的是我校在湖北省当年录取分数排在前四位的专业。2019年学校高分专业为金融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个专业)。
注:《武汉轻工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第十四条相关规定
第十四条 学生确有特殊情况申请转专业,按以下分类办理。
1、因患某种疾病、生理缺陷,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它专业学习者,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学生所在学院和校医院签署意见,报学校审核,审核同意后转入学校高考录取分数线相近的其他专业学习。
2、在某些方面确有专长要求转专业者,根据《武汉轻工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轻工大行发〔2013〕13号),可在第三学期开学一周内,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发表的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经转出与转入学院签署意见后,报学校审核,审核同意后,可转入相应专业学习。武汉轻工大学本科生学术论文认定办法(附件5)
3、从高分专业转出,转入到高分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学习者,经转出与转入学院签署意见,报学校审核备案后,可转入相应专业学习。
(二)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能申请转专业
1.经转学进入我校学习者;
2.艺术类、体育类专业不得跨类转专业,普通专业也不得转入艺术类、体育类专业;
3.申请由低批次录取专业转入高批次录取专业者;
4.作为自主招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专升本被录取者;
5.参加文科高考的学生申请转入只招收理科考生专业,或参加理科高考的学生申请转入只招收文科考生专业者。
6.其他不允许转专业的情形。
四、转专业具体流程
(一)转出流程与要求
1、各专业(类)转出学生人数限额一般不超过该专业(类)年级学生总数的30%,其中跨学院转出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该专业(类)年级学生总数的20%。
2、数学与计算机学院2019级计算机类专业共289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共59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61人。
3、符合转专业报名条件的学生人数如果超过第1条之规定,则根据申请学生的前二个学期(2019-2020学年第1学期和第2学期)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排名靠前的优先转出。学生前二个学期的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由学院教学秘书从教务系统中导出。排序时,按学生所在专业(类)分类排序。
4、在某些方面确有专长要求转专业者,根据《武汉轻工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轻工大行发〔2013〕13号),向学院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发表的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报转出和转入学院审核后,可优先转出。
5、转出到其他学院的,可及时关注相关学院网站公布的转入具体要求,提前做好准备。
6、学院内转本学院专业者,需符合前述转专业报名条件,且转出转入人数不超过学校规定的人数上限。
(二)转入流程与要求
1、学校各专业接受转入人数见《武汉轻工大学2020年转专业接受转入计划表》(附件1)
2、数学与计算机学院2019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接受转入人数上限为60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接受转入人数上限为30人。
3、符合学校转专业报名条件的学生人数如果超过第2条之规定的人数上限,学院将根据教务处要求,组织综合考试(笔试)附件6。考试科目为《C语言程序设计》附件7,考试具体时间和方式将及时在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网站公布。
4、符合学校转专业报名条件的学生人数如果少于学院接受的人数上限时,学院将组织转专业的学生进行线上面试,线上面试的具体时间和方式将及时在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网站公布 。
5、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第3学期及以后的课程对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大学物理、空间解析几何与C语言程序设计等有一定的要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3学期及以后的课程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数据结构与C语言程序设计等有一定的要求.学生转入之前未修读以上相近或者相关课程的,转入之后需要自行选修上述课程,否则后续课程学习难度较大。
(三)学生申请转专业
7月11-15日,学生登录教务系统提交转专业申请(操作方法见附件2《教务系统转专业操作指南(学生版)》)。逾期不予补报。
(三)转出资格审核
7月17日前,学生所在学院根据转专业报名要求、转出人数限额和学院转专业实施方案,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的申请资格进行审核,将符合资格的学生名单报学校教务处。
(四)确定跨学院转专业入围名单并公示
教务处根据转入专业(类)人数计划、通过资格审核学生的转专业志愿和学生综合考试或面试成绩,按照优生优先的原则排序确定入围名单并予以公示。
(五)跨学院转专业转入初审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对入围转入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初审(采用线上面试的方式,具体时间和方式将在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网站),提出同意接收的学生名单,并在教务系统中提交审核意见(时间要求另行通知)。同时将同意转出的学生名单报学校教务处(具体内容见附件3)。
(六)复审及公示
1、复审:教务处对转出与转入学院双方审核通过的学生名单进行复审。在转专业期间受到任何纪律处分者,取消转专业资格;凡在第二学期有课程(通识选修课除外)正考不及格的取消同年级转专业资格,但允许学生自愿申请转入相应专业下一年级学习。
2、公示:教务处对拟同意跨学院转专业的学生名单进行公示;在跨学院转专业的学生名单确定后,学院依据转专业人数限额,确定学院内转专业学生名单并在学院网站进行公示。
(七)办理转专业手续
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发文公布同意转专业学生名单。新学年开学报到时,获得转专业审核通过的学生到原所在学院领取《武汉轻工大学学生学籍异动表》,按学籍异动程序办理转专业手续。转入学院将转入学生的学籍异动表统一交教务处存档备查。
五、转专业学生的学籍管理
(一)成绩管理
1、转专业学生在原专业已修课程按课程性质与课程类别分类认定课程学分。若学生2019-2020学年在原专业所获得必修课学分数低于转入专业同时期所开出的必修课学分数,学生必须在转专业后补修所缺的必修课学分数。
2、学生申请转入专业大类,在专业分流时学分绩点按转专业前后两个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分段计算,汇总统计。
3、学校鼓励同年级转专业学生补修在原专业未修读过的转入专业的必修课,以便于后续课程学习。学生若欲取得课程成绩,可报名参加课程修读,其成绩记入学生学业成绩档案。
4、自愿申请转入相应专业下一年级学生,其在原专业已修课程学分置换按《武汉轻工大学本科生课程学分置换管理办法》(轻工大普教[2018]3号)相关规定执行。
(二)毕业和学位审核要求
1、转入非中外合作项目者,其毕业条件按转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审核。即其在校期间所获得的总学分数(四年学制的不低于200学分,五年学制的不低于230学分)、必修课程总学分数、选修课程总学分数须达到转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含学位课程总学分及通识选修课最低学分要求)。
2、转入中外合作项目转专业者:其毕业条件按转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审核。即其在转专业前后所应修读的课程需全部合格通过。
3、凡转专业者,其学位审核条件按学校的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办法执行。
六、数学与计算机学院2019级转专业咨询联系方式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办公室主任,许正江,13986008992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教学秘书,闵俊,15827233329
七、其他规定
1、本实施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数学与计算机学院2019级转专业工作办公室具体实施。未尽事宜,由数学与计算机学院2019级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本实施方案中与学校制定的转专业各类管理办法、文件如有冲突,以学校制定的文件为准。其解释权归学校教务处。
3、学生一经办理转专业手续不得再转回原专业,也不允许第二次转专业。
附件:1.武汉轻工大学2020年转专业接受转入计划表
2.教务系统转专业操作指南(学生版)
3.武汉轻工大学跨学院转专业拟转出学生汇总表
4.武汉轻工大学跨学院转专业拟转入学生汇总表
5.武汉轻工大学本科生学术论文认定办法
6.考场规则
7.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2020年7月8日